dPlus 彙整並提供最新趨勢議題,協助資料蒐集,
快速切入重點趨勢,激盪出最精準、創新的產業策略。
專家看2016金融趨勢

丹麥宣布 2016 年 1 月起,在全國的商店、加油站、餐廳推動行動支付、信用卡等電子支付方案,未來紙鈔與零錢將被徹底取代,不過醫院、藥局、牙醫、郵局等地仍會接受現金支付方式。

透過數位支付,政府也更能掌握各項稅收的來龍去脈,讓銀行系統可以優化服務、效率。考量到當地商家、民眾其實早就將數位支付融入生活中的一環,其實取消紙幣對於丹麥的衝擊並不會如想像中的巨大。



PChome 集團花費七年時間努力,宣佈取得專營電子支付機構業務許可,未來將包含代理收付實質交易款項、收受儲值款項及電子支付帳戶間款項移轉三項業務,將提供更多嶄新的電子支付服務,不但可為 PChome 集團各電子商務平台提供更好的服務,有助於提升網路支付交易的便利性,更開展了電子商務產業新的發展領域。

一、金融科技,行動支付全面發展

根據資策會 MIC 分析全球主要的研究資料發現,2015 年上半年,全球已揭露的 192 件金融科技併購事件中,併購金額最高的前 10 個案件中,就有 6 個案件與支付相關,包括 PayPal 併購 Paydiant、Optimal Payments 併購 Skrill 及 Snapdeal 併購 FreeCharge 等。這 6 件併購案的總金額約為 105 億美元,占整體併購金額 55%,而在美國各銀行、科技公司金融專利戰中,也以支付的專利數最高。顯示支付產業已成為發展重心、各家業者必爭的技術。

電子支付在2011年至2015年對全球70個市場經濟成長影響的研究,結果發現電子支付產品包括信用卡、金融卡和預付卡的使用率成長,總共為70個市場的國内生產總值(GDP)帶來2960億美元、約9.7兆台幣的貢獻、刺激民間消費總額年平均成長0.18%,其中為台灣經濟增加617億台幣,GDP平均增加0.09%,與香港同列亞太區第四位



2015年可說是台灣電子支付元年,自第三方支付法通過後,不管是第三方支付、行動支付,各家第三方支付機構或銀行業者都卯足全力衝刺,民眾也開始對行動支付有感,是台灣電子商務發展相當重要的里程碑。

金管會正邀集相關機關及業者研商條例有關的15項授權法規命令,希望儘速可完成法制及配套工作,目標是5年內全臺電子支付普及率過半。這些都將進一步帶動2016年行動支付在廣度和深度上更劇烈的成長。金管會主委曾銘宗也預估,下半年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將可增加2成,未來誰能提供安全、便利、便宜的支付工具,誰就能勝出。

電商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於付款的安全性,第三方支付平台對於B2C及C2C有非常重要的意義,對網民而言,未來都可能成為潛在商家,另外,也有利於行動商務的發展,預估在2050年,電子商務將佔整個商業活動約50%,台灣目前看起來還稍顯落後。

從銀行端來看,最快速的方式就是手機APP綁定信用卡支付。中國信託銀行卯足全力,不管是從去年底合作手機付款,或是今年與拍付Pi行動錢包合作統一超商手機支付等運用,都是業界首創之舉,均透過App綁定信用卡進行支付。


而長期在電商市場發展的uitox台灣區總經理兼ASAP總經理黃文貴認為,金流對於電商市場的發展確實是相當重要,不過他認為台灣目前的第三方支付發展侷限在C2C領域,同時他關注到行動支付正在積極醞釀,尤其是台灣消費者都很喜歡用信用卡,未來如何將手機結合信用卡,再搭配悠遊卡小額電子錢包,隨時隨地都可行動支付,這會讓電商市場更加蓬勃發展。

行動支付將是發展O2O虛實整合的關鍵,不過資訊安全是更為重要,如何讓消費者放心安全的使用,目前看起來市場上有三大業者包括群信、台灣行動支付、聯合國際等都蓄勢待發,但霸主還未出現,這塊市場將相當有看頭。

便利的金融創新風潮捲起卻也讓「如何安全支付」成為重要課題,生物支付體驗更便利與安全的行動支付服務,在未來也可能成為另一股趨勢。包含臉部支付(如支付寶的 Smile to Pay)、指紋支付(如Apple Pay)、虹膜支付、靜脈支付(如 JCB+ 富士通的手掌靜脈支付、三星靜脈辨識)

二、Fintech 朝 IOE 整合
展現新商業模式

數位金融的快速發展,除了跟網路有關外,也被通訊科技的成熟度推著往前走,金融科技產業在「雲端運算、智慧分析、行動商務與社群媒體」等新興科技的商業化整合應用逐漸成熟後,「雲端運算」強化「智慧分析」的分析效能,「智慧分析」則結合「行動商務」與「社群媒體」,有助於在現有網路平台基礎上,提高人才流、物流、資訊流與資金流的訊息匹配效率,這個背後意思就是各種不同的「流」運作成本變低了,也讓過去想不到或做不到的商業模式變可能!



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童啟晟表示,未來金融科技產業將持續結合新興物聯網裝置智慧裝置應用,將人、物件、資料,以及現存業務流程重新進行系統性設計整合,在提升營運效率、創造嶄新價值的過程中,同時實現金融業務的核心價值。

三、API 經濟,加深消費性產業應用

因為萬物皆可聯網,多元的金融服務將大爆發,這將大幅度影響人們的經濟與生活型態,出現對新興資通訊科技所主導的新形態商業與金融服務需求,包括更即時性、個性化、生活化的服務內容,更便捷、互動性更佳的服務通路,以及阻礙更低的服務門檻等。


英國財政部已經推動銀行 Open API 標準化、資料開放與資料共享;德國的 Open Bank Project 也開始在媒合開發商與銀行的 API 開放平台;而像是花旗銀行、星展銀行等,也陸續舉辦黑客松競賽,網羅創新金融服務的創意。

在這個趨勢之下,全球金融業者莫不以積極連結每個消費性產業的「異業聯盟」方式為新戰場,而目前看到的最佳方式就是透過開放金融 API,一方面結合外部開發商,打造廣泛的創新金融服務,一方面也轉型成金融資訊服務業者,藉此大幅提升組織內部與外部資源的整合效率,同時加深消費性產業應用,滿足消費者生活化的金融服務體驗。

結論

未來網路金融面對的問題
電子支付是刺激消費、增加生產、經濟成長和就業機會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,而越多人使用電子支付產品的國家,對整體經濟成長的貢獻就越大。政府也因電子支付受益,不僅建立更穩定開放的經濟環境,也縮小地下經濟的規模。地下經濟大多為現金交易、未納入正式記錄的經濟活動,因此,電子支付可為政府增加稅收、降低現金交易的處理成本、保障商家貨款收取,也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。

網路金融本來就是一個時時變化的商業模式,社群、行動以及科技的發展,讓各產業的界線劃分日益模糊,非傳統金融機構涉入金融服務,行動支付絕對只是個起點,未來將可看到更多的創新模式與商業應用,因此監理機關在面對跨業跨境的服務串融的生態系時,如何讓法規設計與調適上,具備一個能因應實務調整與變通的機制,保證消費者的權益,確保支付環境的安全可靠,是主管機關人員應深思的問題。

提醒:本文章內容參考 TechOrange 科技報橘、新唐人、數位時代、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、iThome、Yahoo奇摩,對於撰寫內容有進行撰寫、刪除與重新編排,如果讀者有任何疑問,請參考原內容出處